2016年9月27-28日,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山东硅酸盐学会承办的2016年“院士齐鲁行活动”暨山东省功能晶体材料产业高端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正式举行。中国科学院祝世宁院士(南京大学)、吴以成院士(中科院理化所)、南策文院士(清华大学)、俞大鹏院士(北京大学)及山东硅酸盐学会王继扬理事长、彭建秘书长出席了本次活动。省内外知名功能晶体材料学专家金蔚青(中科院上硅所)、张怀金(山东大学,国家杰青)、胡章贵(中科院理化所,长江学者)、潘世烈(新疆理化所,天山学者)以及省内功能晶体企业代表马长勤(青岛镭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行业专家全程参与了本次论坛。
活动期间,四位院士及多位功能晶体行业专家通过研讨会、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研究了全国及山东省人工晶体材料领域发展现状,分析了山东省功能晶体材料产业领域优势和不足,对山东省功能晶体材料研究及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9月28日下午,召开院士专家座谈会,会议由山东硅酸盐学会理事长王继扬教授主持。王教授首先代表山东硅酸盐学会感谢四位院士及各位专家出席本次“院士齐鲁行”活动,并简要介绍了山东省功能晶体及相关产业概况。目前,山东省从事光电子材料产业企业100余家,产品涉及衬底材料、外延片、芯片、器件封装、生产装备和应用产品等领域,在高亮度LED外延片及芯片制造、大功率器件封装和LED显示屏、路灯、景观照明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已形成良好的产业优势。特别是在碳化硅衬底材料、高亮度红/蓝光外延片及芯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等方面处于全国先进行列。山东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一批长江学者、泰山学者和高层科技人员组成的国内一流研发队伍,在晶体材料、半导体发光器件、固体激光器等领域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山东省开展半导体照明技术研究和实现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位院士会议期间就我国功能晶体材料科研及产业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晶体材料基础研究和产业链变化很大,鉴于目前国家研发计划和规划立项现状,急需梳理、组织和推进晶体材料发展思路、方向和队伍的组织,推进晶体材料从基础研究到应用产业链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的战略要求。建议集中力量进行基础、应用到产业全链条的咨询研究,提出建议,做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为国家和地方决策管理部门提供详实可靠的咨询数据。
会议明确了当前我国功能晶体领域亟需突破的三个方向,即即面向探测和传感的晶体材料、面向激光的晶体材料和面向衬底应用的晶体材料。会议决定立足全国功能晶体材料科研及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本次论坛内容形成山东省功能晶体材料产业咨询报告。报告需体现科研与产业衔接,着重前沿性、基础性和引领性;处理好基础和应用重要性之间的关系,在基础研究咨询中,应加入晶体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晶体生长技术和机理、晶体材料的表征和控制、产业链条中的晶体材料加工等方面的内容,也要涉及新晶体的技术。为进一步探索各种新晶体材料打下基础,并贯彻到报告中。
会议建议对山东省晶体行业分以下几部分进行具体梳理:
(1)功能体块晶体材料,包括激光材料、探测传感材料、衬底材料等;
(2)新功能晶体材料,包括超导材料、拓扑材料、Weyl半金属材料、多铁材料、超硬材料等;
(3)新概念晶体,包括人工微结构和超构材料等;
(4)晶体材料的制备机制,包括晶体生长理论、热力学动力学问题和相平衡问题等;特别是对衬底材料分成了LED产业现状,蓝宝石、SiC、GaAs和其它衬底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王继扬教授和彭建秘书长代表会议承办单位感谢四位院士及各位专家出席本次“院士齐鲁行”活动并就山东省功能晶体材料科研及产业发展给出的宝贵建议。王教授总结指出:十三五期间,随着山东省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转型升级进程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山东省传统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础较好,优势明显,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基础,促进了诸多新材料领域的发展。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骨干企业进一步壮大,产业联盟和工业园呈现加快发展态势。在这一背景下,山东省须牢固围绕“十三五”规划的布局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着重晶体产业发展的引领性、基础性研究,包括:晶体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晶体生长技术和机理、晶体材料的表征和控制,产业链条中的晶体材料加工等方面;处理好基础和应用重要性之间的关系,抓住人工晶体产业的良好机遇,以市场为导向,集中力量进行应用到产业全链条的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附:山东硅酸盐学会院士齐鲁行活动照片
参会院士1 左起:南策文、俞大鹏、祝世宁、吴以成
会议掠影1
会议掠影2
祝世宁院士作分析报告
山东硅酸盐学会王继扬理事长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