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直属的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家和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学研究任务,为政府对国土资源勘查、开发、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地学信息与公益性服务。
目前主要承担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研究与评价、地质环境调查与保护研究、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研究、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与规划研究、测试技术方法研究及物质化学成份检测、岩石矿物研究及物质成份测试、矿产综合利用研究等工作,同时承担《山东国土资源》杂志出版、国土资源部济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山东省矿泉水检测中心等职能。建立了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在新的历史阶段,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积极发扬地质工作者“三光荣精神”,秉承“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的发展理念,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展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学研究工作,努力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05年,在职职工170人,总资产7259.81万元,业务收入3288.06万元;2014年,在职职工169人,总资产14062.9万元,业务收入16379.97万元。
2014年院领导班子成员名单:
姓 名 |
职 务 |
于学峰 |
院 长 |
洪 飞 |
党委书记 |
张增奇 |
副院长 |
田秀林 |
副院长 |
毛美桥 |
副院长 |
回寒星 |
纪委书记 |
二、发展沿革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最初成立于1958年,单位名称为“山东省地质局实验室”, 1994年与“山东省地质科研所”合并成立“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2000年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以后,划归为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直属的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划归省国土资源厅以后历任主要负责人及任职期限如下:
起止时间 |
姓 名 |
职 务 |
任职时间 |
2001.9-2007.2 |
王君仁 |
院长、党委书记 |
2001.9 |
于学峰 |
副院长 |
2001.9 |
|
张增奇 |
副院长 |
2001.9 |
|
田秀林 |
副院长 |
2001.9 |
|
洪 飞 |
总工程师 |
2001.9 |
|
张修阳 |
纪委书记 |
1998.7 |
|
2007.3-2008.4 |
王君仁 |
院长、党委书记 |
2001.9 |
张增奇 |
副院长 |
2001.9 |
|
田秀林 |
副院长 |
2001.9 |
|
洪 飞 |
总工程师 |
2001.9 |
|
2008.5-2009.4 |
王君仁 |
院长、党委书记 |
2001.9 |
张增奇 |
副院长 |
2001.9 |
|
田秀林 |
副院长 |
2001.9 |
|
洪 飞 |
总工程师 |
2001.9 |
|
毛美桥 |
副院长 |
2008.5 |
|
回寒星 |
纪委书记 |
2008.5 |
|
2009.4-2014.6 |
于学峰 |
院长、党委书记 |
2009.4 |
张增奇 |
副院长 |
2001.9 |
|
田秀林 |
副院长 |
2001.9 |
|
洪 飞 |
总工程师 |
2001.9 |
|
毛美桥 |
副院长 |
2008.5 |
|
回寒星 |
纪委书记 |
2008.5 |
|
2014.6-2014.11 |
于学峰 |
院长 |
2009.4 |
洪 飞 |
党委书记 |
2014.6 |
|
张增奇 |
副院长 |
2001.9 |
|
田秀林 |
副院长 |
2001.9 |
|
毛美桥 |
副院长 |
2008.5 |
|
回寒星 |
纪委书记 |
2008.5 |
|
2014.11-2014.12 |
于学峰 |
院长 |
2009.4 |
洪 飞 |
党委书记 |
2014.6 |
|
田秀林 |
副院长 |
2001.9 |
|
毛美桥 |
副院长 |
2008.5 |
|
回寒星 |
纪委书记 |
2008.5 |
三、本单位特色与优势
该院人才力量雄厚,现有在职职工169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奖的中青年专家4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1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23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5人;博士10人,硕士50人。
专业资质齐全。经国土资源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准,该院目前具有固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液体矿产勘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选冶加工试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土地资源规划等多项甲级资质。
四、重要荣誉、历年来重要科研成果
1、重要荣誉
①2010年,荣获“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
②2010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一直保持该项荣誉称号。
③2011年,荣获“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北方四省抗旱打井找水先进集体”称号。
④2011年,荣获“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先进集体”称号。
⑤2012年,荣获“全国模范地勘单位”称号。
⑥2012年,于学峰院长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⑦2013年,于学峰院长荣获“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国土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称号。
⑧连续多年被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授予“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2、重要科研成果
截止目前,共取得各类研究成果1000多项,获得省部级及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200余项。近五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0项,获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近百项。
(1)部分地质找矿成果
①勘查发现曹县煤田,主要包括张湾和青岗集两个煤炭普查区。其主采煤层厚度稳定、结构简单,煤种主要为1/3焦煤和主焦煤,是国内外稀缺的优质炼焦用煤。经初步估算,煤炭资源量超过56亿吨,其中1500以浅已控制资源量30多亿吨。该成果被中国地质学会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找矿成果”。
②山东省苍山县凤凰山地区铁矿勘探。查明铁矿资源量6000多万吨,为一潜在的中大型铁矿床。潜在经济社会效益巨大。联合承担的“山东省兰陵县王埝沟—凤凰山—宋楼矿区铁矿勘探”, 被中国地质学会评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找矿成果”。
③山东省莒县棋山矿区钛铁矿详查项目,累计提交钛、铁矿石资源量1亿多吨。该项目是山东省首次发现并勘查的第一个大型钛铁矿矿床,填补了省内空白。该项目获得2008年度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
④鄄城夏庄地区岩盐矿普查,估算固体岩盐矿资源量约11亿吨,岩盐矿品位较好,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单县杨庄地区岩盐矿普查获得突破,预计总资源量超过20亿吨,该岩盐矿埋藏浅,易开采,开发前景好。
⑤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流海庄铁矿勘查项目,矿区共求得铁矿石量200多万吨。流海庄铁矿属矽卡岩型富铁矿,为国土资源部确定的优先勘查矿种和我国的紧缺矿种。
⑥山东省莘县古城-阳谷阎楼地区煤炭普查,预计提交煤炭资源量5亿吨,为一处新发现煤炭资源矿产地。
⑦山东省邹城市下连家地区电气石矿普查,最终提交电气石矿石资源量近50万吨,全区I级品比率60.58%,是我国第一个电气石矿床勘查报告,填补国内电气石的储量空白和山东省的矿种空白。该项目获得2002年度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200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部分地质科研成果
①《山东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研究》,对各类矿产的成矿规律和资源远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对找矿勘查部署、资源潜力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获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②《鲁西石炭—二叠系赋煤规律研究与曹县煤田的发现及评价》,首次发现并总结了鲁西石炭-二叠系主要赋煤规律,提出了“凹中找垒,凸中找堑”找煤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发现了曹县煤田。该煤田为以低灰、低硫的主焦煤和1/3 焦煤为煤类的整装大型煤田,资源量56亿吨,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获2012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③《鲁西南隐伏区找煤方法及单县煤田赋煤规律研究》,运用“北断南超掀斜式构造”模型,推断在较厚的覆盖层下应有隐伏的煤系赋存进行的煤炭普查,探明了单县煤田的储量,对缓解华东地区优质炼焦用煤缺口,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获200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二等奖。
④《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研究》,构建了土地收益分配体系理论框架,明确了土地收益的内涵及来源,阐述了土地收益分配体系运行基础和影响因素,重构了土地收益分配体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获2010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⑤《山东省张夏-崮山地区寒武系标准剖面地质研究与保护》,进行了微体古生物地层学和碳氧同位素地层学研究,提高了寒武系标准剖面的研究程度,该成果已在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获2011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⑥《山东省金矿尾矿的资源化研究》,对尾矿中非金属进行了全面的开发和研制,使金矿尾矿成为可利用的二次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2010年度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⑦《地球化学填图新增30余种元素堆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研究》, 建立了以堆中子活化分析为主的76元素配套分析方法,具有检测限低、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简便快速等特点,取得了多项创新,提高了我国地质调查中高新分析技术的应用程度。获2012年度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
⑧《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问题研究》,明确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手段和途径,提出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指标体系,完善了现有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该研究填补了国内理论研究的空白。获2008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⑨《苍山龙宝山—晒钱埠地区1:5万金矿成矿预测》,对地质背景、控矿条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成矿规律,建立了成矿模型。该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对山东省今后部署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获2006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⑩《山东省渤海沿岸湿地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保护》,首次系统地对山东省渤海沿岸湿地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湿地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及山东省渤海沿岸各市、县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获2010年度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⑪《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贯彻了集约化、区域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土地利用结构,为形成“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土地利用方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获2009年度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五、本单位大事记
1、1958年,地质部批准成立“山东省地质局实验室”, 标志着该单位的正式成立。
2、1994年,与“山东省地质科研所”合并成立“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 进一步优化结构、拓展领域、发挥优势,更好的为地矿事业发展服务。
3、2000年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以后,划归为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直属的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4、2011年,建立了“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5、2012年,建立了“国土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6、2014年,建立了“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院士工作站”。
六、对行业发展的贡献
建院50多年来,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以提高对国土资源事业的支撑能力为工作重心,始终围绕国土资源事业的中心任务开展地学研究工作,在基础地质研究、地质矿产勘查、测试技术方法研究、岩石矿物研究、国土资源规划、土地资源研究、地质环境和地质遗迹调查与保护、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为山东省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七、照片(单位全景照片、重要事件照片等)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邀请业内知名院士参加专题研讨会
(前排院士自左向右为:莫宣学、翟裕生、陈毓川、赵鹏大、李廷栋)
地址:济南市历山路52号
电话:0531-86556922
邮编:250013
(撰稿人 何茂传)